2023今晚香港开特马开什么

    1天9家车企降价最高47万:2024生死战拼搏还是摆烂?

      短短半个月时间,“秦汉唐宋元”、“海豚海鸥海豹”荣耀版齐上阵,7.98万元的起售价颇有一番“秦王扫六合”的架势。

      但就在各家车企积极应对迪王、顺手吓得合资被迫降价的时候,弹药着实富裕的吉利还分出来了一部分火力,把枪口对准了从吉利挖了不少人的小米。

      刚上市的银河E8和极氪007、降价增配的极氪001、后面还有插混领克07 EM-P……几乎覆盖了小米SU7的价格区间。网友也调侃道:“雷总别打了,外面全是吉利!”

      车企近身肉搏,很难不让人想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:这么卷,新势力扛得住吗?

      众所周知,造车是妥妥的重资产行业,还没上市投入几十亿甚至上百亿都是常态。如果新势力销量上不去,资金的缺口会越来越大,拖光现金流之后就是一个字,死。

      “20万以上的新能源车市场,(截止到)今年第四季度,会呈现头部三个品牌吃掉70%市场份额的结果,比燃油车更加集中。”

     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,车企们就像停不下来的“贪吃蛇”,要么找准方向吃掉食物(市场份额),要么撞上别的蛇破碎而亡(竞争失败)。

      在激烈的竞争中,有能力活下来的车企体量会越来越大、自保能力也越来越强,直到最后整个场内的市场份额被分食殆尽,游戏才会结束。

      直观来看,这样的结局似乎跟寡头垄断无异,也很容易激起一些人的警惕。就像提及中国车企的加速内卷、挤掉合资市场份额时,总有人担心:

      合资车企垮台之后,只剩下中国品牌一家独大。过了这段内卷期之后,无疑会利用垄断身份抬价,逼迫用户去买高价车!

      可问题在于,假设真的只剩几家巨头瓜分市场,巨头和巨头之间依然存在竞争关系(内部同样存在),几乎不可能出现联手抬价、赚取高额利润的可能性;

      这就好比肯德基麦当劳门店开遍全国,也不妨碍汉堡王、德克士、华莱士甚至街边小店能靠卖汉堡赚钱。

      甚至站在更高的宏观层面来看,“几家独大”还反而是件好事。因为对于汽车这类重资产行业来说,行业集中度的高低,还是判断市场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准!

      从效率的角度来讲,只有那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,才有能力制定长期计划、持续投入研发,在找准大方向的前提下带来最多的产出。

      朝不保夕的小企业,更适合做那些没那么重资产的新想法和新项目(比如刚成立的特斯拉和蔚小理),也可以找准一条细分赛道深耕(比如做跑车的路特斯)。

      更何况由几家大企业带领的汽车产业联盟,更有利于达成共识,以抱团应对海外竞争,而不是被分而治之、各个击破。

      因此像是德国的大众、宝马、梅赛德斯,日本的丰田、本田、日产、铃木,美国的通用、福特,都是从上百家车企中脱颖而出、最终成为头部的典型案例。

      实力偏弱的克莱斯勒,不惜跨越大洋和菲亚特集团进行联合,随后又和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,最终形成报团取暖的Stellantis,以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。

      因此,中国新能源从新势力群雄并起、到如今车企一轮轮洗牌,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
      那么问题来了,提高集中度对整个汽车行业有好处,这又跟各家车企有什么关系呢?

      在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中,需求是相对稳定的。市场上不可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空间,来满足每一家车企的发展需求。

      换言之,从“蛇吃肉”到“蛇吃蛇”的转变过程中,车企之间必然会短兵相接,在定位重合的竞争中打白刃战。想争取更大市场份额,就得整出点不一样的“花活”。

      首先得加强研发、深挖技术护城河,拿不出硬实力的话......就像威马,已经寄了;

      就算两者都不差,营销宣传、销售渠道同样是重中之重,毕竟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。

      总而言之,今天的国内汽车市场是全方位的卷。当然了,什么都没有纯靠降价也行,降到一个用户无法拒绝的价格,自然会有用户站出来用真金白银买单。

      而最终的结局,就是你降我也降。经过2023年这一“阳光普降”之后,车价被打下去的同时,整个行业的利润也都降低了。

      正如长城集团总裁穆峰所说,“当前的行业现状已经极其不健康,对车企来说,不论是厂端、店端还是上下游产业链端,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。”

      就算业内人士都这么认为,会有人收手吗?并不会。因为谁都不想成为那几家头部车企之外的“the others”。不为刀俎,就为鱼肉。

      所以2024年内卷还会继续,力度还在隐隐加大。这才有了开头比亚迪10万的车再降2万、吉利长安纷纷跟进、合资措手不及、就连二手车市场都被严重波及的一幕。

      没当上头部不是最坏的结局,因为时代抛弃你连个招呼都不会打,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之处。

      到了如今这个“行业现状不太健康”的当下,大家的护甲(溢价)基本上都被打掉了,再往下打的都是真实伤害(利润),拼的是血条(技术、资金等硬实力)。

      没有一家车企愿意面临这样的结局,但很遗憾,行业大势的变化从不因个体的意志而转移。

      甚至,倒下的车企也不能落个清净,还有友商会惦记“死去”车企的遗产。比如工厂、资质、乃至员工和渠道。

      言下之意,玩不过的车企倒了不能白倒,最好再发挥下余热,为整个行业节省些资源。燃烧自己,照亮友商。

      千锤百炼出来的胜者,意味着其有能力抢占更多的优势、整合更多的行业资源,从而代表中国市场参与全球“争霸”。

      一方面,一家车企的失败不代表旗下的品牌没有价值,国外已厮杀完毕的成熟市场上有的是汽车品牌被转手好几任的例子。

      打不过就加入,没什么不好意思的,并购重组本就是行业发展密不可分的一部分。

      另一方面,资源被回收利用的车企,也算是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参与行业建设。就像李想自己说的,理想汽车重新盘活了停产的北京现代工厂,贡献了不小的社会价值。

      而现在所能确定的,是国内汽车市场仍是一片勃勃生机、万物竟发的景象。有挑战、也有机遇,想做点什么,都还来得及。

     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:36氪、虎嗅网、钛媒体、i黑马、品途网、商界、趣头条、砍柴网、梅花王、艾瑞专栏、亿欧网、创业邦、知乎、雪球、今日头条、百度百家、界面新闻、一点资讯、网易号、搜狐自媒体、凤凰网、新浪财经头条、新浪看点、UC大鱼号、天天快报、企鹅自媒体、投资界、思达派、猎云网、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。

      商业快媒体、思维孵化器、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。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。有趣、有料、有态度,加入我们,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。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、社群电商、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。

   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